毒咖啡毀了人生,戒毒課程幫助毒癮者找回希望

Narconon Yunlin

「我真的以為自己能控制毒品,但最後卻是毒品控制了我。」阿哲回想當初的經歷,仍覺得難以置信。原本事業有成、朋友眾多的他,因為一次衝動,賭氣喝下了毒咖啡包,人生從此跌進深淵。

一次衝動,走上毒癮不歸路

阿哲曾經是一位開過多家店的年輕老闆,意氣風發,生活過得風光。某次,他發現女友竟在使用毒咖啡包,阿哲心中充滿矛盾,雖然多次勸戒,甚至動怒威脅分手,但女友仍舊戒不掉。

「那一刻我真的氣到不行,心想既然你不聽,我乾脆跟你一起試試看,反正我一定不會沉淪。」阿哲帶著憤怒與不服氣,心一橫喝下了一整包毒咖啡。女友驚慌想阻止,卻因吸毒腦袋混亂,說不出話來,只能眼睜睜看著阿哲在自己面前吸毒。

那一口之後,阿哲再也回不去了。起初只是偶爾與女友一起吸毒,後來卻愈陷愈深,毒咖啡包、K 他命接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。

毒品吞噬人生,從大老闆到一無所有

隨著毒品的介入,阿哲原本規律的生活逐漸崩解。店鋪的生意無心打理,金錢如流水般揮霍,和朋友的關係也一個個斷裂,最後,他只好陸續轉讓掉手上的店,甚至連最後一間也收掉。

「我看著自己從大老闆變成窮困潦倒的人,心裡只有絕望。」阿哲說。

他帶著僅剩的一筆錢來到那可拿雲林戒毒中心,面色冷漠、神情麻木,職員幾乎看不出他曾經是意氣風發的年輕創業家。

誠實面對吸毒的自己

阿哲剛到中心時,對課程充滿抗拒,但因為是自己想要戒毒的,他還是硬著頭皮上課。「我覺得課程很無聊、莫名其妙,甚至第二天就想摔門走人。」他坦言,自己一開始只是抱著「試試看」的心態,根本不相信自己能戒掉。

但隨著課程慢慢進行,他不得不誠實面對那些一直以來逃避的事。其中一堂課程要他完整書寫自己犯過的所有錯事,從小到大不敢說、不願承認的過往,都必須攤開來看清楚。

「我每天寫、每天哭,心痛到快崩潰,我看到自己造成許多破壞和難以挽回的傷害。」阿哲說,這些錯誤像洪水一樣湧出,讓他感到羞愧、自責,甚至後悔到無法入睡,但在職員的耐心陪伴下,他一步步堅持下來,努力面對。

他開始理解,吸毒不是突然發生的,而是許多錯誤選擇累積的結果,為了同儕認同,他曾經跟著作弊;為了不失去愛情,他選擇賭氣吸毒;為了面子,他花錢買毒請朋友吸食。這些一次次的妥協降低自己的價值觀,最後把他推向毒品。

學會面對與溝通,重新修復關係

課程中,阿哲決定誠實告訴父母自己吸毒的事實。

「我很怕讓父母失望,他們把我當驕傲,我卻變成吸毒的人。」阿哲說,光是寫下要對父母說的話,他就哭得停不下來,但當他真的鼓起勇氣寄出信件後,父母給予了他理解與支持。

「爸媽回信的時候,我真的哭到不行,他們沒有責罵,反而告訴我,只要我願意改,他們永遠支持我。」阿哲說,那一刻,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釋放。

找回希望,踏上重生的道路

經過一系列課程,阿哲逐漸感受到自己的改變,他開始能理性思考,能勇敢承認錯誤,也能主動修復和別人的關係。最重要的是,他真正找到了為何自己會一步步走進毒品的原因。「原來是自己一次次選擇妥協,才把自己推到這裡。」阿哲說。當他徹底釐清問題,毒品對他的誘惑也逐漸消失。

「我真的確定,我不會再吸毒了,我的人生是有希望的!」阿哲眼神堅定地說。

重生的路可以一直走下去

阿哲成功完成課程,用全新的姿態回到家人身邊,他不再是那個陷入毒品、渾渾噩噩的人,重新找回了方向與信念。「現在的我,有自信、有希望,我的笑容是真心的,我覺得自己太棒了!」阿哲分享。

那可拿雲林戒毒中心的職員也見證了他的轉變。他們說,阿哲的故事再一次證明,吸毒只是結果,當一個人能誠實面對錯誤,修正價值觀,就能真正翻轉人生。


林芯瑩

作家

從事助人戒毒工作超過16年,從家扶基金會不幸少女安置機構的輔導員,到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執行長,幫助許多人從谷底翻身,身兼 品格官與執行長兩個身分,林芯瑩總是運用各種專業知識和技能來幫助身邊的人。她同時也是老公陳勝吉的戒毒推手,幫助老公戒毒成功後,在老公的家鄉雲林設立了戒毒機構,立志要幫助更多被毒酒癮困住的人,再造全新人生!
閱讀更多內容